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凡爾賽宮 VS.熊布倫宮(2014版)

法國巴黎郊區的凡爾賽宮及奧地利維也納郊區的熊布倫宮,這兩棟在巴洛克前後期(十六~十七世紀)興建的宮庭建築,在兩國都是重要的觀光景點,不過在旅遊觀光上看不出有什麼關聯性。而實際上,了解以前生活在宮殿的歷史人物與背景,才知道這兩宮的命運關聯是多麼密切,兩座皇宮的建築樣式、規模及花園,都很相似,同時也見證了歐洲波旁及哈布斯堡兩大王室家族的豐功偉業,以及時代變遷的興衰故事。一起來探討。

位於巴黎西南的凡爾賽(Versaille)如今是大巴黎郊區的一座小城市,十六、七世紀時法王路易十四在原本僅是小農村的凡爾賽,興建了豪華的皇室宅院,今日稱為凡爾賽宮,並將皇室及法國政治中心由巴黎搬移到此,這是法國波旁王朝最光輝的時代,也是法國王權最極盛的時代。此宮殿動員了當代首席建築師蒙塞(J.H. Mansart)及許多知名室內裝潢等藝術家,花費龐大經費歷經50年才完工。主宮殿採取當時最興盛的巴洛克樣式建築,左右雙翼對稱的建築構造,華麗的雕梁畫棟以及壁畫與裝飾,一直是歐洲各國王公貴族爭相模仿的奢華宮殿。宮殿紅色外牆上頂著傳承自法國文藝復興樣式,以設計師蒙塞為名的蒙塞式屋頂 (Mansart Roof)與虎眼窗,此梯型的屋頂與圓型的窗戶,成為後來十九世紀法國新古典建築取用的屋頂樣式。雖然蒙塞式屋頂傳承自與羅亞爾河流域,法國前朝遺留下的法式文藝復興城堡屋頂,不過,凡爾賽宮在建築內外及庭園規模可是全法國宮殿與城堡中,無與倫比的。

開放遊客參觀的凡爾賽宮其實包含整個主要宮殿、皇家教堂、法式庭園、運河、噴泉、大小宮殿、農莊、森林所構成,很多建築物是在路易十四至路易十六在位期間,陸續添加興建完成的。因此除了主要宮殿之外,不同時期增建的宮殿就有了當代流行的建築樣式,如洛可可樣式。宮殿大門前有許多豪宅建築,這是當時的皇家馬廄及政府機關或貴族家園,如今成為凡爾賽市街的一部分。凡爾賽宮主宮殿現成為博物館,其中鏡廳是展現巴洛克時期最宏偉的室內空間,也是凡爾賽宮最傲人的社交場所。宮殿後方的廣大花園內,阿波羅噴水池還有許多後續興建的宮殿、農莊、花園,都是歷代法國皇室所留下的點點滴滴。如路易十四在庭園內興建大宮殿(Grand Trianon)、路易十六賜與瑪麗皇后的小宮殿(Petit Trianon)以及小宮殿旁的希臘樣式愛神殿(Temple de L'amour),在描述瑪麗皇后的電影及卡通中經常出現,皇后在此上演奢華、揮霍與偷情的故事。

整座後花園,包含運河、農莊、森林,是瑪麗皇后生下皇子後隱居小宮殿時,過著平實農家莊園的生活有關。這些故事在小說、電影都有提到,在此不多說。來到此庭園其實第一眼是會被其廣大一片而完全震攝,有如紐約中央公園那麼大的庭園,當時都是國王與皇后的宅邸與狩獵場。如今園內必須設置電動連結車及出租自行車,才方便遊客觀光。園內道路及水路交錯,說實在的,很懷疑有多少遊客可以遊遍這整個後花園,而且還不迷路的,後花園的迷人反而比皇宮的展示館來得迷人呢。

而奧地利維也納西南也有一棟跟凡爾賽宮很類似宮殿,稱為熊布倫宮,是哈布斯堡家族神聖羅馬帝國的宮廷所在,被稱為維也納的凡爾賽宮。這淵源是如何來的呢?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西南郊區也有一棟仿自凡爾賽宮的大宮殿,熊布倫宮(Schönbrunn)。這是建於十八世紀初,由當時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國王身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雷翁波特一世所下令興建。為宣揚國威及鞏固外交,善於以聯姻政策來擴充皇室領地的哈布斯堡家族,以十七世紀凡爾賽宮為藍圖,意圖要興建能夠與凡爾賽宮互別苗頭的大宮殿。熊布倫宮德文原意為「美泉宮」,同樣聘請知名建築師及藝術家打造,宮殿也是左右雙翼對稱,同樣有前庭及後花園。但是,進入十八世紀,巴洛克式建築逐漸式微轉化為洛可可風格,因此在外觀及內部裝潢,沒有凡爾賽宮那繁複的巴洛克贅雕冗飾,取而代之的是洛可可式細部雕琢,崇尚自然寫實的花草鳥獸圖案,以及圓滑流暢的裝飾線條。雷翁波特一世時期,是哈布斯堡家族統治最強盛的年代,但來自於神聖羅馬帝國內部諸侯的紛擾與東邊奧圖曼土耳其帝國挑釁,後來因財務及戰爭,而停止宮殿興建,因此熊布倫宮實際上沒有超越凡爾賽宮,不過在宮殿內仿凡爾賽宮鏡廳的大宴會廳,確實得到各國使節及王公貴族的稱讚,達到宣揚國威的目的。

後來哈布斯堡家族經歷皇位繼承人之爭,哈布斯堡家族爭權奪位,引發帝國內各諸侯國聯合法、西等國的爭戰,最後由瑪麗亞特雷莎(Maria Theresa)平定紛爭,穩座哈布斯堡家族歷代第一位女王的寶座。這位家庭國事兼顧的女王,改造熊布倫宮成為兒女居住的皇宮,因財務的關係,縮小宮殿的規模,成為皇家的夏宮。漆上「瑪麗亞特雷莎黃」的宮殿外牆,以及洛可可樣式的細部裝飾,於1749年改造成共有一千四百多個房間的宮殿。在此宮殿出生的女王最小女兒,瑪麗安湍尼特(Marie Antoinette),最後也難逃家族政治聯姻的傳統命運,十幾歲出頭就被安排嫁到法國波旁王朝,成為最後入主凡爾賽宮法王路易十六世之妻,就是法國歷史上有名的瑪莉皇后。

天真浪漫的年輕國王與王后,對於治國與時代變遷的無知,葬送掉整個波旁王朝與財產。十九世紀初法國拿破崙崛起,在凡爾賽宮稱帝後,征服了整個西歐及中歐,解散了神聖羅馬帝國,此時哈布斯堡家族只剩下原有的領地,勢力也開始式弱。後來拿破崙二次戰敗後,於1815年歐洲各強權召開維也納會議,此會議就是在熊布倫宮的大宴會廳舉行,會議中重新劃分拿破崙戰敗後中、西歐各國領土歸屬,從此哈布斯堡家族便一蹶不振。

迎著夕陽走在熊布倫宮外長長的人行道上,不禁想起這兩座宮殿隨歷史與人物的關聯與變遷,命運緊密相連的歷史故事。時空的移轉,前後興建的凡爾賽宮及熊布倫宮,因極盛時期而興建,因聯姻而牽連,因揮霍、治理不當而沒落。這兩座皇宮歷經300多年的人事變化,曾經被搗毀又重新被修建開放,如今又分別成為改制共和的兩國,展示其皇室生活的博物館,留下微妙的兩家皇族故事,也為這兩座曾經熱門景點宮殿,添增許多令人感嘆的旅遊故事,這世界真的是很微妙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