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4日 星期一

逐漸看懂歐洲北方建築

一直以來,文藝復興、巴洛克等藝術與建築名詞讓人印象深刻。不過原來這僅是指其發源地~義大利或鄰近地區的藝術與建築發展史所用名詞,當時越過阿爾卑斯山的歐洲北方,如法國、德國、北海及波羅的海沿岸國家,仍持續發展具有當地色彩的建築,或歌德或仿羅馬,磚造而非義大利的石造建材。後來因貿易或征戰因素,跟義大利或多或少的接觸,才逐漸將義大利建築藝術帶到當地,融合地方特色發展出北方文藝復興樣式。從北德《漢堡市區建築的舊與新》,看見從百年前的北方文藝復興到現代主義、後現代建築的種種(詳見延伸閱讀)。

2019年9月20日 星期五

旅人講座:古都生活故事

今年安德生遊記與台南社大主辦的台南政大書城說書時間,首次發表比較旅遊專題的《古都生活故事》。以世界觀的比較旅遊,串連時空的四百年與歐洲、日本、台南古都的比較。藉由台南即將慶祝建城四百年的時刻,今年又有台南古地圖四百年特展、臺南市美術館開館活動,因而將台南古城這四百年來的變遷,與歐洲的荷蘭、巴黎、日本廣島等古都,在生活文化的食衣住行與慶典活動等,訴說世界古都共同的發展紋理與脈絡。

2019年7月30日 星期二

旅遊與生活的關係

越來越多50+的朋友,陸續離開職場,想要開始規劃退休後的生活。旅遊通常是這些人的首選。「銀髮自由行」逐漸成為熱門的課程。然而,從最近多次的演講、課程發現,來聽講的朋友,短時間內仍無法理解自由行的真諦,體會不到「旅遊就是生活 生活就是旅遊」的境界。 從他們回饋的言語發現,心裡想著要自由行,但嘴巴及行動表現出來的還是「跟團」觀念,有些還誤以為,聽一、兩次演講,也不用做什麼功課,就可以馬上跟自由旅者一樣,開心的自由行。如果這些旅遊專業可以這麼簡單,又怎麼會有那麼多專家推出關於自由行的課程、講座、書籍呢?

世界萬物的存在都有其道理,這些道理,知道的是常識,不知道的是知識。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宗旨不過是要讓很多知識,變成你的生活常識而已。
本文記錄:2019/7/22在東區樂齡【生活的藝術】《小旅行》單元的演講主題心得

2019年7月27日 星期六

【想想旅運的全球思維】生活與公共運輸的關係

走在日本較為鄉間的地方小鎮,公共運輸仍然方便的地方,很多地方鐵道的小站,大多是利用自動化服務,沒有什麼人工服務,自動化機器設備數量都比人工服務窗口來得多,有些甚至沒有人員看管,是由車上的服務人員兼任售票及檢票的工作,一人服務車(司機兼車掌)不但出現在公車上,也出現在地方鐵道列車上。而這樣的環境下,日本從小就教會孩子,學會運用這些日常生活的自動化服務。在很多地方小站,看見一堆小學生一進車站,就不約而同的來到自動售票機,自己操作買票,似乎這樣的行為,以經成為日常生活與公共運輸的連結。

2019年7月3日 星期三

一人闖蕩馬尼拉的看見另外一種世界

離台灣最近的鄰國~菲律賓,卻是感覺很遙遠的國家。一直以來也沒想過要來自由行,這次心血來潮,買到便宜的機票,就先來馬尼拉看看。體驗一下貧富差距頗大的不同生活情景,體驗一下當地人多樣化的公共運輸。坐上平價的老舊公車,車內放送的是美國經典老歌,車子經過的地方,很多都是西班牙文地名路名,的確感受到這地方長久以來受到西班牙丶美國等國,還有早期華人南移與當地原住民的多種族人文風情。

2019年3月21日 星期四

赫爾辛基中央車站 是不是裝飾藝術

最近在研究之前不是很懂的裝飾藝術(Art Deco)建築,這源自於巴黎1925年國際裝飾藝術及現代工藝博覽會,而逐漸流行,1930年到二次大戰間,成為世界(尤其是美國)美術、設計、建築、工業、交通、時尚產業一窩蜂模仿的現代設計風格。法文原文Art Decoratifs簡寫為Art Deco,成為當代裝飾藝術風格的專有名詞。裝飾藝術的出現,剛好接續巴黎1890-1920年流行的新藝術風格,兩種決然不同的風格設計,被後來混合運用,在不同地方也有不同呈現,所以要硬說「就是某種風格」的建築,也許很牽強。例如赫爾辛基中央車站。


拜讀David Thompson在《Art Deco Buildings》發表對赫爾辛基中央車站裝飾藝術這篇文章,提出對赫爾辛基中央車站是否是裝飾藝術建築,有很多爭議,甚至有稱這是芬蘭新藝術晚期風格(Late Finnish Art Nouveau),但David有不同的看法。赫爾辛基車站最早啟用於1862年, 在二十世紀初的車站改建計畫,Eliel Saarinen在1904年贏得設計案,之後整整十幾年的興建,這棟芬蘭花崗岩材質的車站在1919年完工。


車站最經典的設計,就是中央的大拱門及兩旁很有設計感的雕像燈座,車站斜後方的時鐘塔樓,這三個部分就是吸引最多遊客目光的地方。氧化轉為綠色的紅銅素材跟淺紅花崗岩對比強烈,四座模仿哥德風格的雕像,手持燈球,具備照明功能又有裝飾的用意,雕像的線條不像歐洲古典建築雕像強調真實、流動的感覺,而有直線、簡潔,具備Art Deco設計風格。雖然建築完工早於Art Deco名詞出現的1925年,但這種「入口門神」設計,似乎有來自埃及、中東、北歐建築的地方特色,而地方特色也是影響Art Deco設計概念的元素之一。


仔細看車站後方那個像無敵鐵金剛(或科幻片普羅米修斯)的鐘樓,前方屋頂線條與牆面裝飾,都是後來Art Deco很強調的設計元素,乍看之下,的確是一棟裝飾藝術風格建築,但車站卻又完工於1919年,早於1925年裝飾藝術開啟的年代。回顧巴黎從新藝術(Art Nouveau)到裝飾藝術(Art Deco)的幾十年,其實是一連串對藝術風格潮流的改變過程,也許在Art Deco名稱出現之前,就有這些設計元素存在。所以硬要以一個年(代)切割,去定義是否為某種風格,其實也有點庸人自擾。何況在當時巴黎、美國以外的城市,也有建築師、設計師相繼模仿這些風格,將十九世紀末的新藝術跟後來的裝飾藝術融合,再加入自己本國、地方特色的元素,毫無規範的自由創作,不就是當年新藝術運動以來,強調脫離傳統講求自由風格的主旨嗎?


來看看車站內部的裝飾,其實也是有點新藝術與裝飾藝術的融合,所以如David文後所言,「赫爾辛基車站是裝飾藝術建築嗎?簡單回答“可能不是”」,但以折衷主義的角度,混新藝術與裝飾藝術,甚至混芬蘭地方元素的綜合體來看,整體中的部分,的確是具有裝飾藝術的表現。且重點是,這樣的混合創意,的確也讓很多人欣賞、喜歡,而百年前的新藝術運動,講求藝術自由創作,任意混搭的創意所衍生出來的任何作品,不就是如此嗎?而且是「能夠啟發後續者創作的靈感」才是這作品價值所在。
參考: 〈Central Railway station〉, 《Art Deco Buildings》2008.3.3 by David Thompson

2019年1月2日 星期三

【想想旅運的全球思維】從維也納的交通號誌看平權議題

一個都市的人文深度與內化,多元生活的包容,從交通燈號的小細節,也能夠看出一二。在維也納的路上,看到很多樣的人行交通號誌圖案,除了一般常見的單一小綠人、小紅人外,還見到更多台灣沒見過的圖案。這些圖案同時也宣告了,維也納對多元性別的包容與接納,跟先進國家都市交通,不同運輸工具、車與行人之間在道路上路權平等,是一樣道理的。人跟車間的平權、車跟車間的平權、人跟人間的平權,與兩性多元平權,這些議題同樣都被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