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5日 星期六

凱旋門的啟示-歐洲各地凱旋門集錦

自古羅馬帝國時代至十九世紀殖民帝國時代,許多都市興建著紀念軍事戰爭勝利的凱旋門,除了作為紀念性地標外,有些還作為城市邊界的城門。帝國軍事的擴張,統治者無不將對外征戰的勝利,大肆吹噓功勞一番,因此今日在歐洲各大城市,存在著無數的知名西洋古典樣式的凱旋門。以下來介紹幾座世界知名的城門。

(上圖)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德阿卡拉門(Alcala)是1778年由國王卡洛斯三世下令興建,以義大利巴洛克樣式,運用與皇宮相同的白色花崗岩,創新風格的城門,同時也是十九世紀時期,馬德里城市東側的邊界。1808-1814年西班牙獨立戰爭,勝利後在此門所在地成立廣場,稱為獨立廣場。現今為馬德里阿卡拉街與阿豐索12世大道交會的圓環,是馬德里市區內的重要交通要衝,向北延伸到馬德里的精品街購物區,東南方是廣大雷提洛公園(Retiro Park),是馬德里市區面積廣大的一座公園。

(上圖)巴黎香榭麗舍大道東邊的巴黎凱旋門,是世界上聞名的城門之一,也是巴黎與拿破崙有關的兩座凱旋門之一。奧斯特里茲之役拿破崙獲勝,為了表揚法國軍隊的功績,路易飛利浦國王下令於1806年計畫興建,1836年完工。可惜拿破崙卻在生前無法目睹城門的完工,1840年拿破崙慘敗後,被流放到聖赫勒那島而過世,之後法國舉行盛大喪禮,讓其棺木首度經過凱旋門,真是一段不勝唏噓的歷史故事。巴黎凱旋門所在的圓環,以12條道路向外輻射,讓巴黎成為世界最早現代都市計畫的參考典範。

(上圖)然而,紀念同樣的戰役,在香榭麗舍大道的西邊,羅浮宮與圖勒里花園間的卡魯索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u Carrousel),卻早在1808年完工(1806年興建)的第一座凱旋門,完工的同時並規劃興建第二座凱旋門,即香榭麗舍大道東邊的那座。卡魯索凱旋門採古羅馬三拱門樣式,有八根粉紅色與白色大理石圓柱上,並列著士兵的雕像,以及雕刻著拿破崙軍隊場面的城牆雕像,正位於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廣場前,也是整個羅浮宮、圖勒里花園至協和廣場的一個重要地標。

(上圖)類似小一號的巴黎凱旋門,是位於紐約曼哈頓下城華盛頓廣場的紀念門。這裡原本是由沼澤地填平的華盛頓閱兵場,1871年紐約市政府重建為一座長方形的公園,並在隔年慶祝華盛頓就職總統百年紀念,興建一座由木頭及灰泥搭建的紀念城門。但由於大受歡迎因而在1895年再請名設計師設計,興建以大理石建造,高達23公尺的紀念性拱門,現今已經成為此地區文人騷客、紐約市民最喜愛的假日休閒廣場之一。

(上圖)立於羅馬競技場與古羅馬市場遺跡之間的君士坦丁大帝凱旋門,是紀念君士坦丁大帝擊敗共治者馬森奇奧皇帝,於西元315年興建的凱旋門。有感神蹟相助而勝戰凱旋的君士坦丁大帝,因此頒布米蘭詔書承認基督教,讓基督教成為歐洲的主要宗教,也奠定日後羅馬成為天主教中心,影響後世甚大。

(上圖)位於古羅馬市場遺跡內的塞維斯皇帝凱旋門,見於西元203年,三拱門式的城門,似乎成為後代興建城門的典範。小拱門上方描繪著征服帕提亞人的事蹟,大拱門上方描繪著戰神(Mars)之圖像,上半部並刻著有關塞維斯皇帝及其皇子(即繼任的卡拉卡拉皇帝)的事蹟。

(上圖)同樣位於古羅馬是場遺跡內的提多皇帝凱旋門,是多米遜皇帝為紀念韋斯巴興皇帝與提多皇帝占領耶路撒冷,於西元81年興建的,是現存羅馬最古老的凱旋門,拱門內側刻劃著神格化的提多皇帝戰場上英勇的事蹟。

(上圖)再回到米蘭的和平門(Arco della Pace),又是跟拿破崙有關係,1807年拿破崙為了慶祝爭戰歐洲的勝利,下令興建這座類似巴黎卡爾塞凱旋門的新古典樣式城門,只可惜還沒興建完工,就發生滑鐵盧一役戰敗。之後1826年將凱旋門改名為和平門。門上方的青銅雕像,是手持橄欖的和平女神站在戰車上,聽說本來要面對西北方向的法國,因為後來戰敗改面向東南方的米蘭市區。

(上圖)柏林布蘭登堡門(Brandenburg Tor)象徵著普魯士王國時代的光榮,也是1990年東西德統一後整個新柏林的城市象徵。這座以希臘雅典衛城的前門為設計藍本,完成於1791年。二十公尺高的門上,有著勝利女神駕馭買車的銅像,這尊銅像在十九世紀拿破崙橫掃歐洲時期,傳說曾被拿回巴黎,後來又歸回原位。美蘇兩大勢力冷戰時期阻隔東西柏林幾十年的柏林圍牆,就是在此門後方悄悄的建立,如今四周還保留部分圍牆的痕跡以及悼念的石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