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5日 星期日

旅人話題:神聖羅馬帝國的探討

經常旅遊歐洲的人,總是會涉略到許多歐洲千年古蹟、文化遺產背後的歷史故事,參觀過義大利永恆之都~羅馬留下的古羅馬市場考古遺跡,對於羅馬帝國(應該說古羅馬帝國)有進一步的體會。到過德語系的國家或地區(如德國、奧地利、瑞士及中歐大部分地區)觀光時,經常會聽到『神聖羅馬帝國』與許多跟其相關的歷史建築(下圖),剛開始都會跟古羅馬帝國搞混,事實上十六世紀時期,西班牙、北義大利、中歐的捷克、匈牙利、斯洛凡尼亞、奧地利、德意志諸侯等國,也都跟神聖羅馬帝國扯上關係。在這些國家旅遊時,經常看到「神聖羅馬帝國」這名詞出現在都市歷史沿革介紹內。在德國的都市中,也常見到「選帝侯大道」、以「凱薩」(Kaiser)命名的地名或教堂等。因此,就請隨著旅遊足跡,一起來深入了解神聖羅馬帝國的始末吧!

【神聖羅馬帝國的歷史爭議】
話說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既不神聖也跟羅馬沒有關係,嚴格來說也不是一個帝國」出自伏爾泰(Voltaire)所言。正式全名為德意志民族(或日耳曼民族)的羅馬帝國,「神聖」一詞還是後來才加上去的。歷史學家對於帝國的認定看法不一,有些不贊同將法蘭克王國時代或是稍後的查理曼帝國納入神聖羅馬帝國歷史,不過確定的是神聖羅馬帝國及帝號確實存在,也是全歐洲在中世紀除了羅馬教皇外唯一稱帝號的君主,並且敢跟教皇平行對抗甚至武力攻擊的皇帝。

【起源】
自古羅馬帝國分割為東西兩大區域(四帝共治時代、君士坦丁大帝定都君士坦丁堡),西元476年西邊的羅馬帝國(或稱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民族所滅,最後一任皇帝退位,羅馬帝國統治的疆域成為無政府自治或由各蠻族所治理。但此時,東羅馬帝國持續存在,管轄東歐至小亞細亞一帶,首都為君士坦丁堡(即今日土耳其伊斯坦堡)。北方日耳曼民族雖然消滅西羅馬帝國並統治其中西歐領土,但是治理制度不佳,因此這些領土一直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

【法蘭克王國建立】
原先定居在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區域的日耳曼民族取代羅馬人,統治了整個中西歐(南歐的伊比利半島及羅馬以南地區以外),486年日耳曼民族的一支~法蘭克人建立墨絡溫王朝,克羅維國王徹底滅絕西羅馬帝國殘餘的勢力,建立法蘭克王國,領土大約是今天的法國。其後法蘭克王國不斷發展壯大,到了西元800年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統治下,王國發展到極致,領土包括今天的法國、德國、荷比盧三國、瑞士、奧地利、北義大利(羅馬以北)以及西班牙東北角部分領土,建立帝國的查理王在羅馬受教皇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稱查理曼(Charlemagne)意即查理大帝。

【德意志王國到神聖羅馬帝國】
查理大帝死後,其子路易一世繼承帝位,分封帝國領土給三位兒子,路易死後帝國分裂為三,中法蘭克王國、西法蘭克王國即今日的義大利、法國最早雛形,而東法蘭克王國就大約是德國最早雛形,911年東法蘭克王國的查理曼直系(即加洛林王朝)絕嗣,東法蘭克演變為德意志王國(以德意志民族各諸侯結合的鬆散邦聯)。962年德意志諸侯薩克森公國奧托一世(Otto I)在羅馬被教皇加冕為皇帝,從此繼承的德意志國王(又稱德意志諸侯共主)由羅馬教皇加冕後則成為神聖羅馬皇帝,是日耳曼民族領土內的最高統治者。此一舉兩得的政治、宗教目的,不但可控制帝國諸侯又可確保羅馬天主教在帝國內的延續,亦將過去羅馬帝國的光芒巧妙的作為安定民心的力量,「德意志民族的羅馬帝國」其實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正式名稱,也是最佳詮釋。結合政治與宗教的力量來控制整個龐大的帝國,將帝國內的貴族與平民,納入宗教制度的管理,結合帝國的政治手腕與羅馬教宗的影響力,是當時中世紀西歐國家制度的最佳組合。1157年腓德烈一世改稱號才將「神聖」名詞冠上一直沿用到1806年。

【國力最強的時代】
十五世紀時奧地利哈布斯堡公爵迎娶神聖羅馬皇帝的公主,因此被指定為繼承人,此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已經兼任德意志國王、匈牙利國王及波西米亞(今捷克)國王,從此之後帝位被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壟斷,一直繼承延續到帝國解散。十六世紀起哈布斯堡家族擅長的聯姻政策,將國土延伸至西班牙、荷蘭、威尼斯等地。1519年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分支,卡洛斯一世(查理五世)繼承王位,並從母系一方繼承神聖羅馬皇帝頭銜,結合哈布斯堡家族以及神聖羅馬帝國繼承的領土,讓查理五世統治著當時領土最大的帝國,除了英國、法國等領土外,幾乎中西歐土地都納入帝國管轄。帝國版圖最大時期,東南邊界跟1453年滅掉東羅馬帝國後崛起的土耳其(突厥)人,發展到最強盛的奧圖曼王朝(又稱鄂圖曼帝國)為鄰,東北邊界為趕走蒙古帝國(金帳帝國)後,由斯拉夫民族建立的各王國(基輔、莫斯科等國)。到了十八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管轄內共有五十多個帝國都市及將近三百個聖俗邦聯領土,散佈在今日的德國、奧地利、北義大利境內。

【教皇國VS.拜占庭帝國】
西元313年古羅馬君士坦丁大帝承認基督教為國教,作為政治統治的手段之一,並影響以後歐洲君權神授的帝國主義思想。拜占庭帝國是君士坦丁大帝於西元330年遷都拜占庭,改名為君士坦丁堡,在此羅馬帝國已經分割為東西兩部分統治。西邊的羅馬帝國被滅亡後,東西兩邊的羅馬教皇互相爭奪基督教正統性與分崩離析的羅馬領土管轄權。弱勢的(西)羅馬教皇請求當時的法蘭克王國以武力協助,而保住羅馬教皇領地,為日後的教皇國開啟曙光。而為延續羅馬教皇勢力與羅馬帝國過去的輝煌,羅馬教皇加冕德意志(共主)國王而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其實是當時局勢的雙贏結合。

東羅馬帝國的發展後來結合以希臘化的東正教教廷,與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政治體制融為一體,採嚴謹的政教合一體制,比當時(西)羅馬教廷與神聖羅馬帝國兩者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十字軍東征時代神聖羅馬帝國與拜占庭帝國所屬的諸侯領地,都曾經加入資助英、法等國派出的十字軍,因此讓東西方往來商旅與貿易發達起來,如威尼斯。貿易發達累積了封邑領主的財富,讓許多城市得以取得獨立自主的地位,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這些貴族諸侯國及自由都市因商業貿易利益而相互結盟,類似今日的區域貿易同盟,使得歐洲的國際貿易自中世紀就開始發展、興盛,也奠定出日後自治邦聯體制及區域貿易聯盟的實務基礎。

【神聖羅馬皇帝繼承制度與選帝侯】
自奧圖一世加冕皇帝以來,歷代繼承德意志國王者都希望能獲得羅馬教皇的加冕,以便稱帝,條件之一當然就是要接受羅馬天主教並諄從教皇,當時羅馬教皇對歐洲王國政治的影響力可見一斑。初期皇帝握有實權因此為了境內主教的任命權與教皇經常起衝突,甚至背離天主教,被教皇取消承認帝位的正統性。另外,德意志各諸侯對皇帝的忠心遞減,如果失去羅馬教皇的加持,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地位便不保。為了鞏固帝位的繼承並減少日後紛爭,在1356年查理四世頒布金璽詔書,確立神聖羅馬帝國境內七位聖俗諸侯的選帝權制度~分別是三位(聖)主教選帝侯:緬因茲、科隆、特里爾大主教以及四位(世俗)貴族,薩克森公爵、布蘭登堡侯爵、萊茵伯爵、波西米亞國王,由七位選帝侯選出的德意志國王,經過羅馬教宗的加冕後才能再加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

【奧地利衰敗與普魯士崛起】
十八世紀(1701年)原選帝侯之一的布蘭登堡侯國結合鄰近波蘭的普魯士領地,成立普魯士王國,野心勃勃、新教勢力的普魯士逐漸壯大,威脅著長期世襲神聖羅馬帝國皇位的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奧地利王室斷絕男嗣後,由女大公瑪麗亞特雷莎繼承,與當選神聖羅馬皇帝的夫婿法蘭茲一世共治,並藉由政治聯姻鞏固哈布斯堡家族在神聖羅馬帝國內部及歐洲勢力,不過此時哈布斯堡已逐漸式微。瑪麗亞特雷莎的十六位女兒都是她聯姻政策下的犧牲品,她本人也十分了解這殘酷的政治事實,不過這樣卻讓幾乎當時歐洲的王室、貴族領地都跟哈布斯堡家族有姻親關係,其中法國路易十六與奧地利公主瑪莉安東尼特的聯姻,命運最為可悲。法國革命後的拿破崙勢力崛起,席捲整個歐洲面臨領土大分配,被拿破崙解散後的神聖羅馬帝國,扶植已持續壯大的普魯士成為新興的德意志北方勢力(稱北萊茵聯盟),之後北方的普魯士及南方奧地利進入德意志共主之戰,兩國間彼此及對外爭戰,都是為取得德意志邦聯的主導權及更多的領土,也為日後德意志帝國(第二帝國)、奧匈帝國的出現埋下伏筆。

【神聖羅馬帝國結束及德意志國家延續】
帝國後期由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直系及旁系)壟斷帝國皇位好幾百年,直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後,拿破崙軍事政變成為歐洲強權,並隨著拿破崙的擴張,引發周邊國家聯盟反法(神聖羅馬帝國主導),最終因聯盟失利,1806年拿破崙征服歐洲各國而解散了神聖羅馬帝國。拿破崙將原帝國內北德意志地區各諸侯組織北萊茵邦聯,以解散以奧地利為首的神聖羅馬帝國,有一千多年歷史的神聖羅馬帝國終於結束。解散後皇帝僅能保留奧地利國王及附屬領地主的稱號。此時帝國雖被解散但是帝國內諸侯及主教領地、帝國城市仍然存在,因此日後拿破崙慘敗後,維也納會議重新劃分新歐洲版圖,讓北德意志(萊茵)邦聯持續擴大,加上更早之前兩次的普奧戰爭,讓普魯士取得德意志主導權,逐漸發展成十九世紀的德意志帝國,延續著德國的歷史。在德國歷史中,將神聖羅馬帝國稱為德國第一帝國時代,後來以普魯士為首建立的德意志帝國稱第二帝國,希特勒時代建立的納粹政府稱第三帝國,以此作區分。

【神聖羅馬帝國之特點】
神聖羅馬帝國由最早期的德意志王國,在中世紀演變成德意志共主(或兼任神聖羅馬皇帝)主權下的聖俗諸侯國(公國、侯國、主教領地),及帝國自由城市結合的鬆散邦聯。許多因商業貿易發展而富庶的帝國城市,如米蘭、威尼斯、佛羅倫斯、北萊茵地區等,以及有強大武力後盾的諸侯大國,逐漸削減皇帝統治的權力,自治城市的統治權落入財大氣粗的貴族手中,這種鬆散的「邦聯」背景,奠定了日後德、奧及鄰近等多民族國家,幾乎延續著聯邦體制的地方自治與劃分。
1.鬆散的民族國家、虛位的共主
神聖羅馬帝國中期之後,境內諸侯勢力日上,超過300多個聖俗諸侯國,帝國都市,自主行政、自由外交,皇帝無法完全干涉,成為組織鬆散的德意志民族邦聯體制。國王兼任皇帝的特殊政治頭銜,是象徵性的邦聯共主,也是當時相當少見的制度。這與東方統一集權的帝國制度有極大的不同。十六世紀經過聯姻政策,使得虛位的皇帝擁有對西班牙、義大利、荷蘭等王國之統治權,雖然實際上皇帝根本沒有到過或真正統治過。不過此一政治體制讓各領地有將大的自治權,演變至今,可視為現代各國邦聯或聯邦自治體制的濫觴。
2.皇位選舉的特殊制度
東法蘭克加洛林王朝絕嗣轉變成德意志王國後,其王位由王國內各諸侯互選產生,例如第一任德意志國王便是由公爵兼任的,自此絕大多數德意志國王都是由一名諸侯兼任,因此德意志國王僅是一位德意志諸侯的共主,帝王的承襲不穩固,甚至在1254年發生二十年的大空位時代,直到1356年查理四世頒布的金璽詔書,確立七位聖俗選帝侯的制度。
3.羅馬天主教與新教的抗衡
自君士坦丁大帝承認基督教(羅馬天主教)並做為國教後,政治目的實質上遠高於宗教目的,也讓羅馬天主教宗的正統性更加確立,羅馬教皇更可派遣大主教進入各國宮廷左右國家政策。隨著德國(神聖羅馬帝國)、英國(都鐸王朝)因反抗羅馬教廷的控制而讓新教勢力壯大,與恪遵羅馬天主教的保守勢力如奧地利、法國、西班牙等形成兩大聯盟。天主教國家與羅馬天主教廷保持良好關係,加上羅馬天主教體制的腐敗,各主教在領地內假借教皇或上帝名義不當斂財,引起相當的民怨,造成當地國家的動亂,這讓存在新教勢力的德國及英國為此就發生長達好幾十年的宗教戰爭,勞民傷財的自我內耗。

【後記】
雖然古羅馬(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進入一段很長的黑暗時期,然而卻在此時,各民族的統治下,進行緩慢的政治與外交世紀變化。明智未開的時代,英格蘭、法國、神聖羅馬帝國與羅馬天主教廷,互相勾結鬥爭,以取得強權的勢力,這些血淋淋戰爭結盟歷史所創下的自由城市發展、商業聯盟及合縱連橫的外交政策等,反而成為劃時代的新制度,甚至成為今日歐美等國的國際外交與貿易思想的根基。

文藝復興時期進入大航海時代,雖然在舊時代的封建觀念下,卻有以經濟為後盾的地方自治、商業貿易發展,讓西歐地區百年來靠著貿易財富與社會制度改革,打下日後經濟強權、帝國主義發展的基礎。仔細觀察中世紀至近代歐洲各國的演進,中世紀的英國、法國、德國同樣都處於分封王公貴族,諸侯割據的局勢,當時的王室權力幾乎薄弱,甚至國王的財富還不及親戚王公或諸侯貴族,國王謹守著一處小小的「京畿」(國王統治或真正可以控制稅收的領地),因此國力也相對的無法壯大。因此,國王與各諸侯間,不時須以武力將諸侯勢力剷除、合併、攏納,甚至藉由聯姻政策擴大本身的統治領地,制定法案加強國王的中央集權。

到了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外族(突厥、斯拉夫民族)侵入與勢力逐漸擴大,歐洲各國情勢起了重大轉變,東邊地中海即內陸貿易,被奧圖曼帝國切斷,引發各國開始將目標轉向西邊的大西洋。神聖羅馬帝國廣泛聯姻政策下的領土-荷蘭、西班牙首先在十六世紀強盛起來,並向西發展找到新大陸及新殖民地,後來英國崛起打敗西班牙成為大航海殖民霸權。而法國在大革命及及拿破崙政權瓦解後,國力一蹶不振,曾被拿破崙解散的神聖羅馬帝國反而讓日後的新德國崛起,成為十九世紀能與強大後的大英帝國相抗衡的歐洲兩大勢力。二十世紀初歐洲兩次世界大戰都幾乎是源自英、德兩大勢力的競爭。直到歐盟的崛起,德國又成為歐盟的「共主」,拿今日的德國經濟規模與過去神聖羅馬帝國相對照,今日德國與歐盟不就是過去神聖羅馬帝國鬆散邦聯的再現。

十八世紀是歐洲列強進入都市現代化的起源,來自英國的工業革命、法國大革命(民主革命),只要是當時的列強管轄的地方,各主要都市在基礎建設與工商業的發展,有著歷史上的大變局,這些都市現代化更是今日都市發展的最早起源。工商業發展、中產階級等社會,發展出現代都市計畫道路與現代公共運輸的最早雛形,建築與藝術也走到另一個新境界。

反觀,正當歐洲現代化發展之際,東方諸國幾乎都陷入極端保守且封閉的君主專制,鎖國與封建思想,幾乎沒有現代化都市建設的觀念,治國新理念與商業貿易制度缺乏,導致日後被西方列強打得落花流水。但東方世界的日本卻出現明治天皇,打破軍閥幕府及藩鎮制度,倡導維新並親自支持西化。雖然民治維新後的日本,皇室在軍國主義政客的隱隱地控制下,變成另一個野心擴充的軍國列強,但也為日本打下日後富強建設的基礎,是東方國家最成功的西化改革,最明顯的借鏡。周遊歐洲列國,所見所為逝去體驗的那幾千年來歐洲文明的發展,制度與傳承,這千百年的演變,這不是隨便一個第三世界新興國家,一下子可以快速複製的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