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8日 星期一

【想想旅運的全球思維】從里斯本看台灣

一座城市的公共運輸發展與累積的歷史文化厚度,會影響整個城市規劃思維。遊歷世界多國,觀察到每個城市的生活與產業發展上,其都市大眾運輸系統多少程度的融入當地人民生活當中,歐洲、日本古老城市跟亞洲、美洲新興城市,有完全不同的情景。有百年歷史與經驗累積的,跟完全沒有百年產物,而都是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的全新引進、全新系統,這兩種城市的人民交通思考模式,以及當地公私部門對交通與都市規劃的連結度,也造就出完全不一樣的模式。這種比較,沒有實際到當地觀察,也很體會本文的完整意境。

許多擁有百年以上或近百年歷史公共運輸文化的歐洲城市,就是如此。在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的公共馬車、路面電車發跡年代,就紛紛引進公共運輸的基礎建設,同時期的地鐵(早期捷運系統)不管是否一起投入,有些也有初期研究與提案,待時機成熟時再繼續發展,例如里斯本。這些城市的公共運輸引進背景,也許來自於時代流行趨勢,或是解決當時都市面臨的問題等,在私人汽機車還不普遍的年代,優先導入公共運輸,即使之後在私有車與路面電車、公車惡性競爭的年代,路面公共運輸面臨路線縮減、拆除的命運,然在二十一世紀初,路面電車(或廣義路面公共運輸系統)復興的年代,要重新回歸興建、再度擴增路線或引進全新系統,相對都比那些完全沒有公共運輸生活文化的城市(或說沒落、消失、遺忘),來得容易溝通與導入,甚至改變。例如許多歐洲都市市區、鬧區內的街道,路幅不寬卻還可縮減車道,增加公車/電車專用道,以及擴大人行道範圍。這種改變,沒見過、沒體會、沒前後比較過者,其實是很難理解,觀念轉變的。

台灣的都市,尤其是南部城市的公共運輸環境,相對歐洲這些有公共運輸文化厚度的都市,氛圍剛好相反。我們在百年前路面電車或柴油公車興起的年代,並沒有好好發展公共運輸基礎,乃至於在小汽車發展的年代,任隨私人汽車無限的增加。在公共運輸基礎建設不足下,又開放並放任更多不同私人運具進入,例如無限制的各類汽、機車(包含時下的電動車、自行車等),將公共運輸發展空間完全壓縮到極致。甚至連步行生活方式都遺忘掉了,人行步道空間早被犧牲達半世紀之久。如今,隨世界公共運輸回歸潮流,這不管是為了解決交通擁擠、空汙或都市發展、生活產業升級等問題,不少順勢將公共運輸掛上嘴邊,其實對這些建設與都市生活連結的意義一知半解。處於運具與技術不斷推陳出新的時代,若都市規劃者或管理者,甚至多數公民意識,沒有一個完整且有目標的公共運輸發展共識與政策,即使有這些新運具或技術的引進,也都僅是表象而已,能夠帶給都市環境、人民生活、產業發展什麼樣的命運轉變,才是背後該思考的重點。
延伸閱讀:
里斯本電車博物館CARRIS Museum
里斯本最短路程的路面電車之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