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各地教堂管風琴集錦

管風琴為人類歷史上構造最複雜、體積最龐大、音域最寬廣、聲量最宏亮的人造樂器,自中世紀以來,結合天主教堂的建築,成為一件宗教樂器,當時聖樂幾乎都以管風琴來演奏。直到十九世紀,管風琴才出現在大型歌劇院。現今世界各地,除了大型歌劇院外,只有在教堂內才有機會見到管風琴。因此許多管風琴演奏會,都會在教堂舉辦。歐洲許多歷史悠久的教堂,大型的管風琴悠揚樂音,伴隨著宏偉哥德式教堂的採光,總能夠產生莫大的共鳴,如天主降臨,眷顧世人的光輝與慈悲的象徵。管風琴也因為可以模仿世界上各種樂器的聲音,甚至包含人類所有的聲音,高音部、中音部、低音部等不同音色,音階及合弦產生協調而莊嚴的音樂,尤其是巴洛克前期的巴哈管風琴聖樂,仍是世人崇尚的樂曲。十九世紀隨著新式的管風琴問世,規模更大、更多元琴聲的設計,配合自由奔放的浪漫樂派音樂,也帶來很多管風琴曲創作的革命。

一根根直立的風管,從小型的幾十根到大型的上千根風管,所組合成的管風琴,特殊的結構使得必須與建築物的構建結合一起。正因如此,管風琴與教堂的建築美景,也因此孕育而生。雕梁畫棟的建築牆壁、高柱就鑲著一排排的根管風琴風管,整個風管排列,也可能擴及好面牆。管風琴多則有五至六層鍵盤,加上八階或十六階腳踏鍵,可以一次發出高低十幾部的和音,如同唱詩班一樣的宗教聖樂。十九世紀末期的法國管風琴師紛紛創作以管風琴為主的交響詩曲風,冗長的長的樂曲搭配高超的彈奏技巧,管風琴師需要手腳並用,透過樂曲、風琴與人的完美結合,讓一台樂器能獨自產生如同整團交響樂團的共鳴。高低起伏、細鳴宏亮來去自如,這也是具有管風琴教堂之所以令人心身靈沉思或悸動的微妙功效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