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日 星期二

當阿拉伯磁磚遇到中國青花瓷

在伊斯蘭文化圈的建築中,經常見到的磁磚壁畫,流傳到歐洲,於十六、七世紀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等地成為建築裝飾的主流。在葡萄牙的許多城市,常見到的所謂阿茲勒赫磁磚畫(葡萄牙語Azulejo),名稱源自於阿拉伯文精美石頭之意。建築內外牆壁上,佈滿大小畫作的磁磚壁畫,是葡萄牙、西班牙的典型藝術風格。

伊比利半島曾經被伊斯蘭教民族統治很長一段時間,這樣的建築藝術風格,經過好幾世紀的流傳,從沒間斷過。在葡萄牙已成為王公貴族宅邸、修道院與教堂、甚至後來的公共建築裝飾上,一種炫富、彰顯權力,或誇耀、展現創意的裝飾元素。例如,葡萄牙第二大城波多(Porto)的聖本篤車站大廳(上圖),辛特拉(Sintra)的佩納城堡(下圖),都可以見到這些磁磚壁畫,有些保留濃厚的伊斯蘭建築特色,有些則是完全融入歐洲巴洛克以降的西洋藝術風格。

以伊比利半島的西葡兩國來說,中世紀至文藝復興時期,磁磚壁畫還是沿用單色上釉、幾何圖案排列的伊斯蘭磁磚特色。這在西班牙南部城鎮,尤其是西班牙磁磚重鎮-塞維亞(Sevilla),城內的重要古蹟,以及格拉納達的阿爾罕布拉宮,都可見到相當典型且漂亮的伊斯蘭風格磁磚壁畫。後來這技術傳到葡萄牙,繼而發揚光大。

進入十六世紀初期,義大利燒陶技術-稱為Maiolica燒陶技術(錫釉彩陶),被引進西班牙磁磚重鎮塞維亞,可讓藝術家展現更繁複主題的壁畫創作。當時文藝復興藝術風格的神話寓言、聖經故事題材,就被大量運到磁磚壁畫中。同時,西班牙的磁磚製造技術,也成為鄰近歐洲國家的進口來源。十六世紀後期,磁磚壁畫被大量運用在教堂或修道院的牆壁裝飾上,且多採用幾何拼接風格,沿用至今。上圖是葡萄牙里斯本Rossio車站月台裝飾風格磁磚壁畫,更多來自於十九世紀後期,大量生產與刻板複製的建材技術。

到了十七世紀,重複性的幾何圖案磁磚壁畫有了巨大的風格改變。經過大航海時代的文化交流,大批來自中國的青花瓷,被荷蘭、葡萄牙的航海貿易帶入歐洲。尤其十七世紀後期,在荷蘭台夫特開發出仿中國青花瓷的台夫特藍陶,大量運用當時東方藝術的花草人物、融合中國畫作的模擬創作,這類的仿中國藝術跟當時的洛可可藝術風格相融合,後來也融入葡萄牙磁磚壁畫的風格。

在葡萄牙的波多(Porto)市區內,可以見到許多整棟藍白配色磁磚壁畫的教堂或公共建築。例如上圖的聖卡塔琳娜教堂(又稱靈魂教堂,Chapel of Souls),始建於十八世紀,外觀全部覆蓋著仿青花瓷的藍白磁磚,並以聖經或歷史故事背景為畫作主題,融合文藝復興及洛可可兩個時代的藝術風格。

更厲害的就是聖本篤車站大廳(上圖),一幅幅描述戰爭歷史故事的拼接磁磚壁畫,大多數是藍白配色,也有少部分是多彩用色磁磚,跟百年前歐洲瓷器技術的改良與演進,多少有關係。這樣運用在建築上的磁磚壁畫,隨著十九世紀的帝國殖民主義,傳到了東南亞國家。後來,追隨西方工業與現代化腳步的日本帝國,著手研究開發仿歐磁磚建材,並外銷到當時日治時期的台灣。當時台灣廟宇的磁磚壁畫,以及富貴宅邸的花磚建材(又稱Maioleca磁磚,源自十六世紀義大利錫釉彩陶技術),多少又重回歐洲巴洛克時代的炫富潮流。從一個磁磚壁畫(Azulejo)居然可以牽連到整個世界各地的文化、工藝、貿易交流的背景,讓比較旅遊話題更富深度與逸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