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世界歌劇院集錦

許多著名的歐洲城市內都有一座大型的歌劇院,扮演市民文藝活動的場所,通常也代表著這座城市居民的藝術文化水準,因此世界各大新興城市,從十九世紀至今,無不紛紛興建足以誇耀的大型歌劇院。其實自古希臘文明,就有露天環形劇院的興起,當時開放式空間就有後台、前舞台與觀眾席的設計。現代歌劇起源於義大利,當時以拉丁文延續希臘文化的戲劇表演,並為古典音樂的一種表現方式。直到十七世紀,歐洲民族主義興起,以各國語言為劇本的歌劇開始出現,如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興起文藝復興後,另一波地方語言化的舞台劇熱潮,鼓舞當時民間劇場的經營。

十八世紀後的歐洲,人民生活日漸富裕,一些由各國皇室或大企業家興建的公立或民營歌劇院,引領劇場表演走向上流社會的社交活動,一直延續至今日。結合了新古典主義的歌劇院建築,也讓歐洲各地的歌劇院設計與結構,更趨一致性,也成為都市的景觀意象之一。如十九世紀末巴黎歌劇院的落成,是法國美好時代,折衷樣式新藝術建築的極致代表。二十世紀末,後現代建築主義開始一改過去歌劇院的外觀與內部結構,新潮建築師的創意,將建築藝術與音效科技的現代化,推展到歌劇院。而歌劇院與音樂廳的分列構建,也讓現代化的文藝場所,規模可以更為擴大。

如同二十世紀末世界各地興起摩天高樓相互比高的心態,歌劇院或音樂廳,也被新興國家當成城市表現文化水準高低的指標。只是,文化產業跟一般商業不同,文創人才與藝術環境的培養,不是幾年間就可立杆見影,尤其是從內化的生活延生出的本土傳統藝術,更是不能以商業的眼光看待。文化建設的投資,不是傳統商業數字就可以作為評估。因此,一個都市或國家的文化水準,不是空有一座歌劇院或音樂廳就可以代表,還得看其整體文化創產業以及參與民眾的水準與態度而定,市場與人文兩極的折衷,最重要的是整個社會或城市民眾的關心與投入程度。

沒有留言: